ENGLISH
搜索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关于董伟副教授新著《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

日期:2011-06-22 点击数:
关于董伟副教授新著《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



  2011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威廉官网董伟副教授的《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一书,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面临的复杂多变的新形势,综合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而展开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该书对当今时代主流思潮——新自由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反思经济制度形成的前提、根据、标准和尺度以及制度与结构的关系之后,提出了具有一定建树和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为正视和把握当今人类社会走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人类社会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有其主流社会思潮,在规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而影响改变着社会的运行轨迹。本书对当今时代主流思潮—新自由主义的分析,是在后危机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全球化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正是因此使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现今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危机后的焦虑,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个世界。不仅如此,2010年末到2011年初,北非、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茉莉花革命”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核危机,曾带来了全球恐慌;利比亚战争预示了全球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一些明感的经济学家预见了下一次危机---政府债务危机正在逼近。如此等等。这些事件背后有着极其复杂历史背景,蕴含着后危机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对西方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思潮,这已成为理论界、政界的普遍共识。
  对此,美国全球发展中心主席南希•伯索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近期呼吁,在后危机时代要对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可见,大变革、大调整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社会的舆论主题,其焦点指向新自由主义。
  当然,作为理论思潮的另两种形式: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信息主义对网络权力的扩张,也对当代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还不足以取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强势。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以当今时代变迁为背景,从理论深层重新反思新自由主义,这是关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
  围绕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面对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的新形势,如何对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层次的揭示,则是一个新的课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新自由主义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有两点往往被人所忽视,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以前我国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的评析是采取批判的角度,实践上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新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国模式”的出现,则更需要重新解释新自由主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学界掀起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包括其理论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高潮,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引发经济危机等等。这无疑是老调重谈。显而易见,如果把“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对立起来,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制度创新的基础;如果把国际金融危机紧紧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把金融的全球化,或者称为货币的国际化抛到一边,那么这种理论探讨也许是失败的,最起码是不全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理论界无视新的时代特征,对主流理论思潮不加以界说的话,那末未来新的危机来临仍不可避免。另外,对日本核危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自然灾害的认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它隐含着风险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思主流思潮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强调反思,意在追问当代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性,也就是探究思维与存在的更深层关系问题,从而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实现思维逻辑的层次跃进。为此,书中提出了社会结构维度的概念,这是要为分析社会发展进程中理论与实践关系提供依据。
  书中提出:制度与结构在同时态上是平面化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二者的相互融合性;在历时态上则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往往新的制度的建立不仅受到社会结构诸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一个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一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制度结构关系的原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制度——结构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书中还提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制度选择,社会结构决定了经济制度的存在形式和性质。国内学界一时间偏重于用新自由主义的方法解读中国的改革,带有某种片面性和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与后发展国家存在结构性矛盾。
  董伟副教授撰写的《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一书与其他研究新自由主义的方式不同,不是直接对新自由主义进行评析,作者采取制度与结构反思的视角,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新自由主义如何从一种理论思潮演变一种经济制度,以及这种制度选择或安排产生的结构性障碍隐含着怎样的思想前提。既有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一面,又提出其弊端,以及对其进行伦理约束的必要性。并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代表了未来走向。这种研究为深刻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包括日本核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当今时代评析新自由主义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东北亚研究院 2011年06月22日 08:30:40)

上一条: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下一条:朱显平教授出席“社会科学研究助推长吉图开发开放”座谈会